尼康加入 以索尼為代表的機身防抖(IBIS)陣營再添新丁
機身防抖(“IBIS”, 全稱為In Body Image Stabilization)正受到相機巨頭們越來越多的青睞。

2014年11月,索尼在其發布的全畫幅微單A7II首次搭載了五軸機身防抖功能,這也是全世界首次將五軸機身光學防抖系統加入到全畫幅相機之中,可謂影像行業的重大突破。此后,奧林巴斯、賓得等也相繼跟進,紛紛實現該功能。如今,經歷長期觀望的巨頭尼康也加入到機身防抖陣營。
在8月23日推出的Z7全畫幅無反相機中,尼康首次為機身加載了防抖系統,能實現五軸光學防抖,補償達5檔的快門速度。對于一向對新技術持高度嚴謹態度的尼康來說,這可謂是一大跨步,也向外界傳達了其對機身防抖技術的信心。
什么叫五軸機身防抖?
五軸防抖系統,即可以針對位移(X、Y)、搖擺(Pitch、Yaw)、及旋轉(Roll)等五個軸向抖動進行補償的防抖。五軸防抖可以根據不同的題材提供出色防抖性能,例如:當我們采用長焦鏡頭拍攝棲息于枝頭的鳥兒時,容易產生搖擺抖動,搖擺(Pitch、Yaw)防抖就可以對其進行補償;位移(X、Y)防抖則可以針對拍攝昆蟲、花蕊等微距攝影時產生的位移抖動進行補償;而旋轉(Roll)防抖可以對視頻及暗光環境,采用慢速快門拍攝建筑、風光等題材拍攝時,產生的旋轉偏移進行補償。在人們拍攝照片時,由于手的抖動方向是不可控的,可以來自任意方向,因而,實現全方位的防抖十分必要,所有軸向缺一不可。
機身防抖,顧名思義,則是基于機身的內部圖像傳感器運動而實現的防抖。通過沿抖動的反方向移動圖像傳感器,從而實現對抖動的補償,有效避免模糊成像。與鏡頭防抖相比,機身防抖具備如下優勢:
1. 鏡頭防抖不能做到旋轉補償,機身防抖可實現全方位包括旋轉抖動的補償
2. 使用機身防抖時,可與任何鏡頭搭配使用,均可實現防抖效果
3. 在高像素機身上,有時大量的抖動并不源自鏡頭的抖動,而是機器本身機震的傳導。因此機身防抖是為必須
4. 對于視頻防抖來說,機身防抖的靈敏度和響應時間要快于單純鏡頭防抖,更加適合動態影像記錄
5. 基于機身防抖,我們還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,比如超級分辨率等等
全球最小及首個應用到手機的機身防抖——MEMS OIS
近年來,隨著拍照在手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,防抖作為影響圖像質量的重要功能,也被人們提出越來越高要求。事實上,手機中的抖動場景比單反相機更復雜,再加上攝像頭模組體積小,這都對手機中的防抖技術提出更大挑戰。目前光學防抖雖然主要被以通過移動鏡頭實現防抖的音圈馬達(VCM)廠商所占據,但諸如無法滿足旋轉軸抖動,體積大等限制問題均存在。MEMS Drive以此為契機,運用索尼等專業相機機身五軸防抖相似原理,研發出了基于圖像傳感器的光學防抖技術—— MEMS OIS光學防抖馬達。這也是全球最小的光學防抖,全球首個應用到手機的機身五軸防抖技術。
通過與iPhone X, Samsung Note 8以及華為P20 Pro等高端旗艦機(均采用傳統VCM OIS)的光學防抖技術對比,MEMS OIS已顯現出巨大優勢,未來可期! MEMS OIS的應用正使得單反相機級拍照體驗在手機的實現進一步變為現實。同時,其在移動設備的應用,也將進一步促進機身防抖技術的普及。